国产手机到底凭什么翻身?
毫无疑问,小米赶上了智能手机市场风口。小米成立时,“中华酷联”还紧紧依靠运营商,诺基亚、SONY、三星、苹果等高高在上,价格高昂,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缺少有利的中端手机品牌,HTC、SONY等中端价位手机配置实在惨不忍睹,消费者购买力和对手机软硬件需求与智能手机市场供给是完全不对等的,此时的小米横空出世。小米的成功,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成功,是小米商业模式的成功,也是是雷军先生个人的成功。 ![]() 图13:小米商业模式 创始人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如任正非之于华为,侯为贵之于中兴、柳传志之于联想、段永平之于vivo、黄章之于魅族,一家公司的文化和基因大多是创始人所赋予的,创始人本身就拥有企业所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和作风。如果说小米成立之初就依赖了雷军先生自身资金优势、投资经历以及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形成广泛人脉,那小米也一定依赖了雷军先生想创办一加优秀企业的渴望、对产品的极致追求、对自身严格的人格要求。 小米商业模式出现之前,国内是没有一家手机厂商像小米手机这样低利润的硬件销售,依靠增值服务获取利润的模式。除了小米,所有手机厂商大部分利润都依靠手机销售的硬件利润或运营商补贴来获取利润,小米的模式是成功的,但是展望未来,以小米如今的1000多亿的营业规模,20多亿的年研发投入是无法引领国产手机在技术领域取得成功的。 我们能看到小米、OPPO、vivo、中兴等手机厂商对技术专利的重视以及企业在手机技术创新的不断努力。截止2018年1月31日,在国内,小米提交的专利公布数为10188件,发明授权数为1158件,实用新型数为631件,外观设计数为555件。OPPO已经在全球拥有超过27000件专利技术,OPPO国内专利申请公开和授权数量共21842件,2017年全年和2018年上半年,在主营业务为智能终端研发和销售的国内企业中,OPPO蝉联发明专利授权量第一名。 去年年初vivo高层在媒体沟通会上曾表示,将在国内外成立七个研发中心,国内部分有深圳、东莞长安、南京、杭州和北京,而在国外将在美国硅谷和圣地亚哥分设两个研发中心。从这种部署看来,vivo将由原来的音乐和拍照的单点技术突破很可能将变成从智能手机的整体技术创新全面推进。 与此同时,OPPO公司也制定了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研发总部建设规划,根据其公司安排,将在长安镇建设研发总部,包括多个研发中心,以便支撑该公司移动互联网战略的飞速发展。项目包含高级员工住宿楼、测试中心、手机研发中心、软件研发中心、移动互联网研发中心。国产手机厂商在技术创新领域努力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再来回答“国产手机到底凭什么翻身?”的问题。 国产手机凭借着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手机制造和消费国的地位,能让国产手机厂商们快速积累资本并获得公司在手机供应链上积累的产品研发、制造优势、市场运营经验。 国产手机凭借着华为、中兴、OPPO、京东方、紫光、大唐电信、台积电、富士康等手机产业链上企业在技术研发投入、专利储备、产业投资上的持续进步与扩张,来引领行业技术与市场的发展。 国产手机凭借着自身对手机市场的理解,对手机软硬件理解和追求,持续创新。 国产手机凭借着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产品理念;凭借着自身对全球化市场的不懈开拓;凭借着自身对全球新领域、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来赶超过行业的三星、苹果。 从商业发展史上来看,未来手机行业,国产手机厂商最多只有两家能成为全球手机市场巨头,而小米和华为是目前最有机会的。华为是目前国产手机中唯一有足够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有足够的技术研发实力和研发投入;有手机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与专利储备;有足够的全球手机市场地位和全球化水平;有足够科学完善的企业组织与系统能力的公司。 更重要的是,华为创始人和华为整个公司都能深刻意识到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并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定执行。而小米,其创始人雷军和管理层从一开始就赋予了小米成为世界巨头公司愿景,来自小米创始人和管理层深厚的技术、管理、资本积累,商业眼光与魄力;来自小米全球化的人才;来自小米科学完善的企业组织与系统能力;来自小米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推动小米快速发展。 最后望手机产业链各领域的巨头们能像华为一样持续在高壁垒技术领域、高投入未知领域、基础科学领域上持续投入探索。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