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到底凭什么翻身?
2017年,是华为战略全面丰收之年,2017年华为成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手机全球出货量达1.53亿台,全球排名第三;海思也成为高通、联发科之后全球第三的手机芯片厂商。2017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6036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475亿元,更为重要的是,2017年华为消费者业务营收2372亿,同比增长32%,占据总收入39%,华为消费者业务将有极大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超过自华为成立以来的运营商业务,这对华为来说,将是历史性的跨越。 不难看出华为手机业务的成功是依靠了华为在网络通信业务领域的成功,为华为手机业务发展提供了业务发展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人才支持、全球运营商渠道支持,以及公司在网络通信业务发展的运营经验。依靠华为在网络通信业务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海思K3V2才得以出世,华为手机业务的成功又大大加快了海思半导体发展。 反过来,海思芯片的发展又加强了华为手机在供应链的话语权,提升了华为手机品牌影响力,让华为手机在高端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是一个三赢的局面。那华为手机的成功,国产手机能复制吗?在这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全球手机市场上的主要手机厂商是如何进入手机市场的。 ![]() 图11:全球手机市场主要厂商手机业务发展模式 在图11全球主要手机厂商中,三星、苹果、华为、中兴、联想、魅族、OPPO前期都是依靠公司在其他业务领域的成功才一脚迈入手机市场,只有小米从一开始就进入手机市场,vivo品牌发展也是依靠步步高集团发展才建立起来的,因此小米成为了全球手机市场中发展最快也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注:每家手机厂商发展几乎都能写成一本书了,下面只简单分析) 国产手机厂商中中兴、联想手机业务发展与华为是最为相似的,同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联想1994年上市,中兴1997年成功改制上市,两家最大股东都是国有资产主体,使其不得不面对在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决策、企业改制和激励等方面受到国家政策体制及控制主体的掣肘。中兴在2G时代战略方向上的错误发展、全球化业务扩张的胆怯,以及中兴与联想一样过分看重当期利润而忽略企业长期发展,在3G时代,中兴开始被华为远远甩在身后。 中兴和联想深陷运营商渠道,联想 “乐檬”“VIBE”“ZUK”多个子品牌全部运营失败,国内业务甚至连一加、锤子手机都不如,显然这不是企业资源投入、技术实力的问题。相对于技术薄弱的的联想,中兴则在技术创新投入方面要大方的多,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10%左右,但其旗下努比亚手机现在也是半死不活,原因何在。 相比于华为,中兴将大量研发投入投在已有产品和成熟业务中,在关键手机零配件核心业务上举步不前,没能把技术创新与公司产品结合起来,投入到市场中去换取真金白银。 ![]() 图12: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不含港澳台)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OPPO和vivo虽然获得手机市场的较大成功,但是这两家企业产品竞争的可持续性实在有待商榷,没有智能手机关键操作系统、CPU、屏幕、存储技术,没有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品牌影响力和全球化水平,未来如何与三星、苹果、华为竞争呢。看图12就能发现OPPO和vivo并非一家不注重技术创新的公司,在手机音乐HIFI、摄像、充电技术等方面,OPPO和vivo扮演了国内手机领头羊角色。 但是OPPO、vivo和中兴做的同一件技术研发方向在于,对于前瞻性技术和高投入高壁垒领域缺乏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总是跟随者的姿态出现。OPPO、vivo、中兴和其他国产手机厂商一样,企业不仅面临着关键零部件依赖国外、供应链受制于人外部环境,企业所做的创新大都是微创新。国产手机与三星、苹果、高通之间不是全面屏与异形屏、三摄像头与双摄像头、24W和5W充电功率、屏下识别和指纹识别的对比。 OPPO、vivo、中兴的创新是值得肯定的,但只有颠覆式创新,只有在手机上游产业链上的核心技术创新并将创新技术转化为产业制造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身行业地位、改变全球手机行业格局。 无论是中兴NeoVision电子光圈技术、视觉无边框技术、魅族的mback键还是OPPO的闪充技术,锤子手机的大爆炸功能都只是微创新而已,国产手机厂商们必须认识到自身与三星、苹果的差距;与高通、博通、谷歌、TI的差距。颠覆式创新很难,但对于我们这个全球第一大手机制造、销售国家而言,颠覆式创新必须做到,否则将永远只能用最大的资源付出只获得产业链上最微薄的利润,还要看他人脸色。 我们再来看魅族。对于魅族这家曾经被称为“中国的苹果”厂商而言,一句“成也黄章,败也黄章”足以定论了。依靠在数码随身听业务的成功,创始人黄章看到了数码随身听市场的衰败和智能手机行业的前景,又能将魅族手机带到今天这种地步,这已是不易,只是“可惜”二字了。 从最开始没有接受小米雷军的建议,引入资本与人才;再到跟随小米的商业模式却不使用消费者期望的高通骁龙芯片,以致于产品羸弱;引入阿里巴巴之后,在技术创新和渠道建设、广告营销中又裹足不前。当技术的进步使手机外观设计趋向统一、当谷歌将操作系统合作方式更改或手机操作系统差异化降低时、当手机行业商业模式进一步进化或转变,5G后时代中低端手机不在依赖硬件销售产生利润时,魅族、锤子、一加这些国产智能手机小厂商们将何去何从? 小米,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智能手机厂商,小米公司发展几乎见证了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发展,相信很多科技数码爱好者都能见证了小米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