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15000光年外有个怪信号,向人类广播了30年
发布时间:2023-07-24 10:30:37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互联网
导读: 根据最新研究结果,天文学领域内出现了一个无法被当前科学理论所解释的未知天体的现象。这种天体看上去像磁星——一种拥有极强磁场的中子星,而且还在发出与人类通讯所用无线
根据最新研究结果,天文学领域内出现了一个无法被当前科学理论所解释的未知天体的现象。这种天体看上去像磁星——一种拥有极强磁场的中子星,而且还在发出与人类通讯所用无线电波同一频段的极强射电脉冲——但是它的自转速度却非常慢,远低于能够自然产生这种强信号的理论下限。 天体物理学家称这个下限为“死线(death line)”。理论上,如果磁星的转速在“死线”以下,它就没有办法维持足够强的磁场,也没有办法继续产生这种强辐射。 作为大质量恒星的残骸,中子星在形成初期转速会比较快,此时它们能够以每若干秒或若干分钟一次的频率产生包括射电波在内的电磁脉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转速会下降,产生的高能辐射也会越来越少。通常在几个月或几年后,天文学家就无法再探测到其产生的高能射电脉冲。 但新发现的这颗磁星却在转速低于“死线”的情况下,在至少30几年中,稳定地产生着强烈的射电脉冲。 澳大利亚国际射电天文研究中心的Natasha Hurley-Walker主持了针对这个古怪天体的最新研究工作。她表示,假如这真的是一颗磁星,那么以其缓慢的自转速度, 不可能一时间产生如此强大的无线射电波。然而事实上它却真实地产生了,而且这一“神秘广播”就“一直在广播”了至少30几年。 这个古怪的天体编号为GPM J1839−10,位于银河系中心方向的盾牌座。它最初被研究人员注意到是在2022年。观测显示GPM J1839−10会以大约每22分钟一次的频率,反复地产生明亮的射电波。每次射电波出现后会持续大约5分钟。 GPM J1839−10是天文学家发现的有记录以来脉冲周期最长的磁星。这么长的周期表明,它的自转速度相对极慢,远低于所谓的“死线”。在追溯了档案数据之后,研究人员吃惊地发现这颗古怪的磁星早在1988年就已经有观测记录,只是未被关注。而它在这30多年里,一直在精确地以22分钟为周期产生着射电脉冲。 这颗超长周期的磁星可能是一种所有现有理论模型都解释不了的新型类恒星天体。研究人员也怀疑GPM J1839−10可能不是磁星,而是白矮星。白矮星也是恒星残骸,但个头要比磁星大得多,自转速度也慢很多。然而这似乎也说不通,因为GPM J1839−10产生的射电波强度,是有记录以来由白矮星产生的最强射电波的至少1000倍。这个数字比地球上任何一个天文台都要大。而且,它的频率也比地球上任何一个天文台都要高。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