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成都站长网 (https://www.028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十年磨一 箭 现今问苍穹

发布时间:2022-12-08 10:31:25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未知
导读:   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快舟运载火箭已初具型谱化格局,有力提升了我国低成本快速进入空间的能力。这对我国固体运载火箭航天运输系统快速发展,具有重大
  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快舟运载火箭已初具型谱化格局,有力提升了我国低成本快速进入空间的能力。这对我国固体运载火箭航天运输系统快速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的研制历程,就是在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艰苦创新路。

  快舟系列火箭的创新设想萌发。最先“出生”的是运载能力较小的快舟一号。2017年,它的升级版,快舟一号甲,成功实现中国商业航天首次飞行试验,目前仍常态化发射。
 
  但运载能力必须再提升,1吨级固体运载火箭的空白必须填补。2014年,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开始攻关。
 
  当时,很多技术在国内尚处空白,也没有研制经验可借鉴。
 
  “就是要走一条创新的路,走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唯有如此,快舟火箭才能脱颖而出。”快舟系列火箭总设计师梁纪秋要求,在自主研发中攻关核心和关键技术。

  创新路上,失败不可避免,但更重要的是,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鼓起从头再来的勇气。当晚,团队召开紧急会议,列举所有可能的故障。而后,通过大量的仿真和试验工作,一项一项地去验证、排除,找到失败原因,解决技术难点。
 
  商业火箭,既要可靠,还要降低成本,为此,研发团队创新性地引入民营配套厂家。但这也带来新的问题——为提升火箭发动机的可靠性,团队尝试在关键部件上采用一体化方案,可由于壳体结构形式特殊,性能要求高,民营配套厂家的技术难以满足要求。
 
  遇到问题,解决它。研发团队驻扎民营配套厂家,全程跟产,分析试验数据,确保研制进度。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攻克了一体化技术,实现了高可靠性、低成本,火箭发动机顺利通过试验。
 
  “大胆引进民营企业,不仅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研发组织效率,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航天三江党委书记、董事长冯杰鸿说,这也是快舟系列火箭研发过程中,开创的“快舟模式”。
 
  创新,是数不清的失败与重来
 
  航天发展,动力先行。在解决了火箭动力之后,火箭上面级的动力——液体姿控动力系统成了横亘在研制过程中的又一“拦路虎”。
 
  “研制道路太过曲折,中间失败然后推翻重来的次数,一只手都数不过来,时间成本的损失更不用提了。”负责该系统设计的人员说。由于该系统技术难度大,研制进展艰难,发射时间一再推迟。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梁纪秋提出了一项创新技术,实现了液体姿控动力系统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的全新技术路线,这可真是暗夜中的一盏明灯。
 
  可即便如此,液体姿控动力系统的验证试验,仍然经历了“首次失败后成功,随后又失败再成功”的5年曲折坎坷,直到最后试车成功,大家悬着的心才稍微放下:“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