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冲击高端”12天后晒成绩单:订单10万台
(原标题:小米“冲击高端”12天后晒成绩单:订单10万台) (文/观察者网 一鸣)冲击高端,雷军用数据亮出“开门红”。 2月25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发微博透露,当天小米10 Pro第二次开放购买,“一款五六千元的手机,现货加上全款预定,到现在已接近10万台”。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雷军感谢了全款预定的消费者,他表示,总有一些“评论家”说,小米品牌做不了高端。“今天,小米用钢铁一样坚硬的事实,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始终认为,只要产品过硬、服务好、定价厚道,消费者一定会认可的”。 在微博中,他还说,小米10是小米冲击高端旗舰市场的第一款手机:“小米会始终坚持技术立业,不辜负米粉的期待。在冲击高端旗舰市场的路上,小米会一往无前!” 随后,小米集团总裁王翔转发了雷军的微博并表示:“在冲击高端旗舰市场的路上,小米会不断突破自我。感谢大家的支持!” 观察者网在小米京东自营旗舰上注意到,目前小米10已经超过2.3万条购买评价,小米10 Pro也有超过6300条评价。其中,好评集中在小米10的优势项目上,譬如清晰度、系统运行速度、充电速度等方面。 “全能+合理售价=出色旗舰” “购买小米10 pro主要是看中了5G、8K视频录制、1亿像素主摄等亮点。”身为摄影爱好者的郑先生向观察者网表示,他此前已经为家人购买了同样是1亿像素主摄的小米cc9 Pro,此次购买小米10 Pro则是为了自用。 两者比较,郑先生表示,1亿像素相机方面小米cc9 Pro和小米10 Pro使用感受区别不大:“1亿像素确实很惊艳,尤其是8K视频拍摄真的是福音...无论是后期裁切、二次构图、还是截图作为照片使用效果都超乎想象,这也这是最吸引我选择小米10 Pro的一点。” 不过,郑先生也指出,尽管都配备了1亿像素主摄,但小米cc9 Pro在处理器、性能等方面还是无法与小米10 Pro媲美。 “小米10 Pro 90HZ流速屏带来的滑动流畅度提升也感受明显。”他补充道。 除了优点,郑先生也指出了新机的一些不足:“曲面屏使用方面我觉得不是太理想,也许是初期的系统交互等方面还需优化,曲面屏导致的边缘小工具(如悬浮球)难以激活,握持误操作率较高...需要系统层面继续优化改善曲面屏使用体验。” 郑先生认为,如果以10分为满分的话,小米10 Pro可以拿9.9分。 “没有尽善尽美的旗舰机,小米10 Pro在外观,工艺,性能,拍照,充电续航,色彩音质等等各方面堪称全能,加上合理的售价,在我心目中是一部十分出色的旗舰手机”。 硬件成本全面攀升 冲击高端的目标下,定价是否合理仍然是无法被忽视的话题。作为一台2020年首发的旗舰机,首当其冲的,便是5G。 经观察者网咨询,小米10系列所搭载的“骁龙865+5G基带+射频前端”的成本,是骁龙上一代旗舰855的两倍多。 此外,这款手机所配备的曲面屏,其价格同样不菲。 事实上,仅物料成本,小米10曲面屏便达到90美元(约合人民币632元),这还不包括税款、专利费和给三星的开屏费。 相比之下,普通的AMOLED屏成本仅30美元(约合人民币211元)。 作为登顶DxOMark的小米旗舰手机,小米10系列摄像头模组中最大的亮点便是其1亿像素传感器。 观察者网查询到,1/1.33英寸的一亿像素HMX传感器连同OIS价格高达50美元(约合人民币351元),而4800万像素传感器价格只有十几美元。 对此,有观点指,小米10系列3999元的起售价“并不算高”。 此前,在小米10的发布会上,雷军曾表示小米10系列的目标就是打破价格的束缚,全力冲击高端市场。 对此,野村综研分析师陶旭骏对观察者网表示,智能手机一周预售10万的销量原本并不算出奇,“但是考虑到目前的疫情因素,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 在他看来,目前手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瓶颈期,各家厂商都比较少有大的创新出现,中低端手机的利润越来越薄,因此发展旗舰机,冲击高端路线就成为小米必然的选择。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 iPhone 12 Pro可能加入激光雷达传感器 摄像头布局将调整
- 苹果上线春节催泪大片《女儿》 周迅主演西奥多·梅尔菲导演
- 华为5G芯片只能当4G用,智能安防的5G进展怎样?
- iPhone 12系列将配磁吸无线充电模块:还有无线充手机保护壳
- 超厉害的华为MatePad Pro 5G 这些生活场景竟然都有它的身影
- 破纪录!芬兰4G网速飚到1.9Gbps 下载一部蓝光电影只要44秒
- 65W超级闪充下放!OPPO Reno4系列宣布:6月5日登场
- 苹果iPhone 12 Pro上架拼多多百亿补贴 到手8099
- 苹果AR眼镜就叫Apple Glass? 还有乔布斯纪念版?
- 美要封杀抖音国际版?外交部强势回应 美国网友请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