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成都站长网 (https://www.028zz.cn/)- 科技、云开发、数据分析、内容创作、业务安全!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月船三号脱险第二次轨道抬升近地点没问题远地点却又低了

发布时间:2023-07-20 09:30:24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未知
导读:   刚一升空的印度航天探测器 月船 三号 就开始了奇特的‘布朗’漂移。它首先被送上一条大椭圆形围绕地球的路径,其倾角为 21.3 度,轨道高度138公里x36306公里,近地点比原先预
  刚一升空的印度航天探测器 月船 三号 就开始了奇特的‘布朗’漂移。它首先被送上一条大椭圆形围绕地球的路径,其倾角为 21.3 度,轨道高度138公里x36306公里,近地点比原先预计的低了约32公里,而远地点则比原先预计的低了约194公里,随时有再入大气层的危险。
 
  随后在7月15日,月船三号进行了第一次轨道抬升,近地点变成了173公里,终于超过了原计划170公里的高度,总算没有坠毁的风险了,而远地点也变成了41762公里,抬高了5000多公里。印度的计划是让月船三号围绕地球进行5次轨道提升,远地点最终将达到38万公里,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现在看,可能要6次升轨了。
 
  月船三号计划在地球轨道上进行5次升轨,在月球轨道上进行5次制动
 
  而在7月17日,月船三号又进行了第二次轨道抬升,近地点变成了226公里,继续爬高,远地点却变成了41603公里。这一看,发现问题了,怎么第二次轨道抬升之后,远地点反而比第一次低了159公里?按道理来说,不是越飞越高的吗?
 
  如果第二次远地点真是41603公里高度的话,则意味着月船三号轨道抬升失败,虽然不至于再入大气层了,但最终结果可能变成地球的一颗卫星,能否转移到月球轨道,就看它的推进舱备有多少燃料冗余了。幸好到时候登月,推进舱已经被抛弃了,用的是登月舱的燃料,不然刚出门,故事就要结束了。
 
  而第二次轨道抬升远地点不升反降的原因,可能还是之前的近地点太低了造成的,因为月船三号每次升轨点火,不是在远地点,而是在近地点。而20%的高度误差,让近地点的大气阻力变大了很多,印度如果无力随时计算新的轨道,变轨量也没设计好的话,结果就是这样了,反正之前也一直都没公布第二圈到第五圈所谓的精确的轨道相关的参数,说白了就是主打的就是一个随缘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大法。
 
  好在接下来月船三号还要围绕地球飞3圈,进行3次升轨,之所以在大椭圆环地轨道飞这么多圈,也是一种冗余的考虑,中间一旦出问题,好进行救援,当初美国的阿波罗登月和我国的嫦娥一号轨道也是这样设计的,但我们飞往月球的时间不像印度要这么久,40天都够飞几个来回了。
 
  另外,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说印度月船三号此次登陆月球南极,要采用我国“鹊桥”卫星进行中继。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中印虽然在天宫空间站有两项科学实验有合作,但两国航天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合作“深度”,可能是有人把之前美国要借用“鹊桥”中继卫星的消息搞混了。
 
  实际上,印度在月球轨道上有自己的中继卫星,那就是2019年发射的月船二号,虽然登陆舱硬着陆了,但轨道器还一直在运行中,它重2379千克重,虽说设计寿命是一年,但至今依然在100千米高的月球极轨上运行,刚好可以覆盖月船三号要登陆的月球南极。
 
  有意思的是,2021年10月20日,月船二号轨道器曾在月球北极上空紧急避让美国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双方径向距离小于100米,最近的接近距离只有约3公里,可谓是擦着汗毛飞过去,自那次之后,就很少有它的新消息曝光了。从如今的情况来看,月船二号轨道器没有被撞飞,也没有失控,仍能发挥作用,这可能是印度月船三号此次登月唯一的好消息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印度的航天实力已经超过中国,毕竟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