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吹爆的Web3 究竟是不是割韭菜
发布时间:2022-12-12 11:31:23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转载
导读: 现有的互联网,好多人都玩腻了。即便是5G,最多也就是能用来刷刷直播和视频、打打游戏,或者在社交网站上唇枪舌剑一番,玩法终归有限。人们对新一代互联网的期待,也愈发浓烈。这不,舆
现有的互联网,好多人都玩腻了。即便是5G,最多也就是能用来刷刷直播和视频、打打游戏,或者在社交网站上唇枪舌剑一番,玩法终归有限。人们对新一代互联网的期待,也愈发浓烈。这不,舆论开始热炒Web3了。 关于Web3,这个新一代互联网的蓝图,讲到耳根都起茧了的设想就是《头号玩家》,在这部电影中,人们可以戴上VR眼镜,瞬间就像进入另一个平行宇宙。但VR发展至今,能满足的体验感还是十分有限。许多吹得很高的元宇宙项目,UI设计还不如动画系应届生的毕业设计来得感人。 互联网的历史并不久远,我们目前高频使用的版本,其实才是第二个世代,也就是“Web2.0”。 Web2.0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可读可写,具有了一定的互动属性。它诞生的标志是2004年Facebook的成立。 相较于“Web1.0”只能读取信息的单向发布模式,Web2.0将信息发布的主体拓展到了所有用户。举例来说,门户网站是Web1.0的代表,而微博、公众号、在线问答百科则是Web2.0的典例。 如何能保证“可拥有”呢?好比我用动画软件设计了一张图像,仅仅上传到现有的互联网(Web2.0),是无法保证我独一无二的所有权的。因为这张图很容易被别人截图、保存,即便我加了签名,维护自己所有权的工作量也会十分巨大。 但在Web3中,这个问题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因为Web3技术支持用区块链技术对这张图进行加密,这样,我所拥有的这张图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所有权本身就意味着可交易性,既然它是独一无二的,是属于我的,我也可以出手转让,因为这份转让也是唯一的。 而在Web2.0中,还要设法证明自己手里的是真品,而不是复制品。可以这么说,相对于Web2.0主张“人是灵魂”,Web3在强调“人是主体”。什么叫主体?就是可以拥有,也可以处置自己的所属物。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