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怎样一步步了解原子的
发布时间:2022-11-17 11:00:43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转载
导读: 自从原子被发现以来,几个世纪里,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观测能力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微小的东西被看到,人们开始意识到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自从原子被发现以来,几个世纪里,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观测能力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微小的东西被看到,人们开始意识到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两千年后,英国化学家、气象学家和物理学家约翰·道尔顿(1766-1844年)提出了他的理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道尔顿原子论”,该理论与后来的科学发现(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等)有一定的联系。 道尔顿生于英格兰西北的一个贵格会职工家庭,他以一篇关于色盲的论文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他本人是色盲,“色盲”现在也被称为“道尔顿症”。 道尔顿一生都对气象学感兴趣,痴迷于研究各种气体,这直接导致了他开始对原子论进行研究。他对氮、氢和氧等元素进行了测量并发现,不同元素的大小和质量各不相同。该发现纠正了原子论“原子都是一样的”这个观点,他的研究对当时的科学和哲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807年,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中,他告诉同行,自己的研究成果将“给化学领域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会将化学变成一门极为简单的科学”。 初步建立原子模型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使我们对原子的结构有了新的了解。1906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他的学生中,有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著名的学生之一——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证实放射性涉及从一个元素到另一个元素的嬗变。因为“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他荣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在汤姆逊时代,科学家们仍然相信,原子作为物质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宇宙中最小的粒子。但是,对原子认知的突破已经开始了——19世纪30年代,迈克尔·法拉第发现,原子与正电荷、负电荷有关,并提出新的概念,例如“离子”和“电极”等。1891年,爱尔兰物理学家乔治·约翰·斯通尼创造了“电子”一词,用来表示电荷的基本单位,认为这是一个电离原子拥有的最小的电荷单位。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