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收到的神秘宇宙信号,或许来自被毁灭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3-07-22 10:30:38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 数十年来,困惑天象学家的未明宇宙射频脉冲来源于何处的问题一直存在。这种脉冲就是所谓的“快速射电暴(FRBs)(天体物理学中称无线电波段的电磁波为射电波)”。它们在不足
数十年来,困惑天象学家的未明宇宙射频脉冲来源于何处的问题一直存在。这种脉冲就是所谓的“快速射电暴(FRBs)(天体物理学中称无线电波段的电磁波为射电波)”。它们在不足一秒的时间内释放出的能量,可以相当于太阳在一整年内释放出的能量总和。 快速射电暴通常发生在遥远的星系中,它们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高能事件。直至最近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内探测到了一次快速射电暴后,人们才发现了可能的罪魁祸首:磁星。 磁星是脉冲星的一种特殊类型,而脉冲星即是高速自转的中子星。某些中子星在形成之初会拥有极强的磁场,因此又被称为磁星。 天文学家将磁星与快速射电暴联系起来,是因为他们注意到磁星的自转速度偶尔会发生“突变(glitch)”。磁星的自转周期通常是极为精确的,但当它们的自转速度发生突变时,它们的自转速度就会突然之间变得快一些或慢一些,然后又恢复正常。研究人员发现,磁星发生转速突变的时间,与快速射电暴产生的时间大致吻合。由于磁星拥有极大的能量,因此这种突变也许就与快速射电暴产生的原因有关。 不过虽然我们知道快速射电暴和磁星转速的突变之间可能存在着关联,但并不清楚这种突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最近一些天体物理学家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刊文认为,导致不稳定性的磁星转速急剧的突变并进而产生快速射电暴的原因,一方面可能与不稳定性的磁星俘获了小行星或其他行星带电粒子的碎片有关。 磁星本质上是大质量恒星燃料耗尽后的留下的残骸。恒星死后,它所拥有的行星系统可能会被摧毁,也可能会有部分被保留下来。因此磁星周围存在着小行星群或行星碎片群不足为奇。这些小行星或行星碎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由于偶尔过分靠近磁星而被磁星的强引力场俘获并撕裂。 小行星或行星碎片被撕裂后,其拥有的动能必须有一个出口。假如它的飞行方向与磁星的自转方向一致,那么磁星的转速就会在一瞬间“突然变快”;而假如它的飞行方向与磁星的自转方向相反,那么磁星的转速就会在一瞬间“突然变慢(anti-glitch)”。 无论是“突快”还是“突慢”,都会伴随着小行星或行星碎片进入磁星强磁场这一过程。磁星的磁场一旦被小行星或行星碎片扰动,就足以释放出与快速射电暴相当的能量。而当残存的小行星或行星碎片坠落到磁星表面,应当还会发出某种可被探测的闪光。 对于快速射电暴的成因,这或许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但验证起来的难度也不小。不过它至少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可能——即使是很小的天体,也可能会参与宇宙中的极端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比如伽马射线暴、黑洞喷发等。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