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成都站长网 (https://www.028zz.cn/)- 科技、云开发、数据分析、内容创作、业务安全!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中科大开发多变量电子鼻传感器可用来毒害气体和火灾探测鉴别

发布时间:2023-07-20 09:30:26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网络
导读:   中国的火灾科学家易建新是科大的一名副教授,他的研究小组隶属的是该学校的国家级火灾研究中心——火控与仿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火灾科学领域,该实验室已经成为国际知名
  中国的火灾科学家易建新是科大的一名副教授,他的研究小组隶属的是该学校的国家级火灾研究中心——火控与仿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火灾科学领域,该实验室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基地,也是中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攀登世界火灾科学高峰”,是该实验室的研究宗旨之一。
 
  自 2012 年加入中科大以来,易建新已在火灾科学领域研究 11 年之久。近日,他和团队成功制备一款新型多变量传感器,其将化学电阻和电位加以良好结合,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之内工作,适用于不同 n 型或 p 型半导体材料以及不同的固体电解质。
 
  它可以检测和区分加热材料所发出的不同气体,比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其他气味等。通过组合多款半导体材料,该传感器可以实现三维或更高维度的信号输出。
 
  具体来说,通过利用具有反常电位极性的 Ba0.5Sr0.5Co0.8Fe0.2o3-δ(BSCF)和氧化锡所构建的多变量传感器,可以对 2- 乙基己醇、一氧化碳等多种危险气体以及火灾特征气体,实现亚 ppm 级的三维探测和准确识别。
 
  在复杂的环境之中,这种兼具探测功能和识别功能的多变量气体传感器,即便在气体浓度很低的情况下,也能实现高灵敏、高准确度的探测。
 
  使用时,这款传感器可以输出高灵敏的多维响应信号,并在火灾早期预警上展现出一定应用潜力,此外还有望用于爆炸物的探测和区分、复杂气氛中气体的准确探测和识别等。
 
  其还拥有制作简单、尺寸小、成本低的特点,非常有利于集成化探测设备的开发,故有潜力在物联网时代实现大规模应用。
 
  一直以来,在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健康诊断、工业等领域,对低浓度气体进行高灵敏检测至关重要。气体传感器具有成本低、体积小、能实时监测等特点,故成为气体检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但是,即便是目前最先进的气体传感器,仍然存在近红外交叉反应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差等问题,特别是无法针对气体实现有针对性的区分微生物性的近红外检测。
 
  为此,人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解决办法:通过将多个传感器简单地组装成传感器阵列,再对单一气体输出多种信号,这时利用模式识别算法来对信号进行处理,进而就能区分和识别气体,基于这种原理制造的器件一般被称为“电子鼻”。
 
  但是,传感器阵列会面临长期漂移、大尺寸和高成本等问题,这并不利于实际的应用。如能在单个传感器上输出多个部分独立或是完全独立的信号,这样一来既能执行传感器阵列的功能,从而实现气体的区分性检测,又能改善传感器阵列本身存在的问题。
 
  多变量传感器,由于能够输出多个部分独立或是完全独立的信号,因此具有结构紧凑和低成本的优点,故是传感器阵列的良好替代品。
 
  对于多变量传感器来说,独立输出的个数也就是传感器的维度非常重要,它决定着对气体的区分能力。
 
  一般来说,当维度越高的时候,所对应的气体区分效果也就越好。但是,目前的多变量传感器大多仅仅具有二维信号,区分能力仍然有限。
 
  为进一步提高多变量传感器的气体区分能力并增强其适应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其一,要尽可能地增加多变量传感器的维度;其二,不同换能器均应具备简单、成本低和小型化的特点;其三,不同换能器之间应该相互兼容。
 
  当下,化学电阻法(C)和电位法(P),是使用最广泛的两种换能器,可以很好地满足上述三个要求。假如能将化学电阻法(C)和电位法(P)两种换能器结合起来,借此构建的 C-P 多变量传感器,就能实现简单、低成本、高区分性的气体检测。但在此前,领域内始终没有出现相关报道。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对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