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人工智能数据集目录第一次发布
发布时间:2023-07-12 10:00:38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未知
导读: 在上海世博中心的 WAIC 2023,被命名为“智联世界 · 创造未来”的主题展开盛大开启。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关键变量,如今已然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社会发展
在上海世博中心的 WAIC 2023,被命名为“智联世界 · 创造未来”的主题展开盛大开启。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关键变量,如今已然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抓手,赋能各行各业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产业结构、工作方式和科技趋向。 以“计算+ ”为特征的智能化发展进程进一步推动了算法、算力在多学科领域的渗透式运用,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核心“养料”,正在引发一场新的生产要素变革。而就在本次大会期间,南方电网发布了《南方电网电力行业人工智能基础数据集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这意味着南方电网将开放带有行业属性的专有数据集,为行业生态提供一座数据“金矿”。 “数据在各行各业中都是核心资产,核心数据共享一直是难以打破的壁垒,但是我认为人工智能的生态一定是开放的,要想建设这样一个生态,必须要有人勇敢地走出第一步。”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卢志良讲述了开放数据《目录》的缘由。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近年来,数字技术与传统能源技术深度交叉融合,正在孕育影响深远的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数字技术的引入,将给能源电力行业带来深远变革。国家能源局不久前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针对电力、煤炭、油气等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需求,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合应用,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到2030年,能源系统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应用体系初步构筑、数据要素潜能充分激活,一批制约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数字电网依托强大的“电力+算力”,使电网具备超强感知能力、智慧决策能力和快速执行能力,对清洁能源的消纳和消费而言,数字赋能也为高效消纳清洁能源提供了核心算法,数字电网也就成为了承载新型电力系统的最佳形态。《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面建成数字电网,充分发挥能源电力大数据“生产要素”和“算力+算法”叠加倍增效应,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近年来,南方电网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就发现,一方面南方电网积累了海量数据,另一方面,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场景需求,我们就想引入更多的人工智能行业人士参与到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来,共同促进电力行业人工智能生态发展,支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为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迈出重要一步。”卢志良说。 截止到目前,《目录》主要面向输电、变电、新能源配电等10大用户业务领域开放了电力系统数据类型在内的18类。 据卢志良介绍,《目录》主要选取的是在电力行业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应用场景的数据。他说:“我们开放行业数据,走出第一步需要很大的勇气。我们也特别注意数据隐私和安全,首先对数据进行了分级,先期开放的是通用数据,其次会根据用户的诉求逐步开放更多的数据,现在我们正在探索数据脱敏的问题,后面会根据开发者的需求,对数据进行更新。” 目前,华为已在电力人工智能领域开展相关工作。基于昇腾AI算力底座和昇思MindSpore AI框架,正在训练、孵化行业专用大模型。昇思开源社区在人工智能生态建设上已经具备较好基础,《目录》中部分数据已经开始在昇思开源社区电力人工智能专区上线。5月27号成立的“南方电网人工智能技术设施运营中心”,已经开始进行相关数据运营,方便更多开发者使用。 卢志良表示,“我们跟华为等AI领域的头部企业合作,是希望强强联合,更快推动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发展和应用。如今除了比较常见的AI巡线、安全生产之外,我们还在进行新一代智能客服的研发,AI技术对新能源发电量的预测,还有智能电力调度等。” “南方电网此次公布行业数据集,希望能带动更多行业企业加入其中,使人工智能生态逐步完善,更快产生更好的电力行业大模型。未来在‘南方电网人工智能技术设施运营中心’也会聚集更多AI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研发创新AI模型,并与业务场景相结合,更快匹配合作伙伴的诉求,我们的目标是促进电力人工智能生态建设。”卢志良特地强调生态重要性。 新形势下,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将是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也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统筹安全、经济和绿色发展要求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