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 出差 6个月 航天员身体要承受什么考验
发布时间:2023-02-02 10:01:11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转载
导读: 虽然人类没有翅膀,但硬是用思想的羽毛发明了平台,成功地将乘客们送上高空,将航天勇士送入太空和月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作为叩响太空之门的航天员,万中挑一、万众瞩目,
虽然人类没有翅膀,但硬是用思想的羽毛发明了平台,成功地将乘客们送上高空,将航天勇士送入太空和月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作为叩响太空之门的航天员,万中挑一、万众瞩目,但你可知道,他们光环背后的风险和辛苦? 这里简要列举6个方面: 1、脸部肿胀——人体一直受微重力影响,下肢和腹部的体液很快喜欢上这种不受约束的环境,大胆向航天员的头部、胸腔、颈部转移,至少有2—3升的体液逆向转移到上半身。从观感看,航天员的面部发福、肿起来了,太空中感受不明显,但返回地球后需要长时间适应和调整。 2、心脏缩水——正常环境下,医学上大致把心脏等同于个人拳头大小,但长期在太空中,上半身静脉压、毛细血管静压增加,使血浆体积减少了,流动的外周阻力降低了,航天员的心脏体积自动调整变小了,它的直接影响之一是返回地球后站立不稳,耐力差,需要抬着走。 3、视力下降——航天员由飞行员选拔产生,视力肯定优于常人。但长期太空生活,眼球后部受挤压,视盘肿胀,视神经纤维层变厚等慢慢出现,而且适应了空间站的照明,返回地球后,受自然光线干扰,近距视力会下降,需要专用的护眼设备。数据显示,超过60%的航天员有视力下降的表现。 4、骨肉退化——一方面,失重环境下骨骼不用再发挥拉伸、固定作用了,站立也不用对抗重力,很快学会“偷懒”,只需10天左右,肌肉就会减少20%。日常生活中肌肉与寿命、免疫力息息相关。另一方面,骨骼里的钙质逐步流失,以骨盆、脊柱最多,每个月约1.5%,使返回地球后骨折的概率增加,有的钙质会被人体重新吸收,又会带来钙化的问题,甚至可能有肾结石的风险。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