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大会举办十年 技术领军人揭示问天探海 大国重器
发布时间:2022-11-06 11:30:36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转载
导读: “梦天入轨后顺利转位,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我们会相继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三名航天员发射入轨,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届
“梦天入轨后顺利转位,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我们会相继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三名航天员发射入轨,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届时,将有六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生活,实现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所有既定任务。”6日,在腾讯科学WE大会十周年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介绍了“天宫”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新进展和后期计划。 “巨大工程体量与毫米级动态控制精度的矛盾,是贯穿FAST整个建设阶段的核心难点”,FAST总工程师姜鹏揭秘了中国科研团队历经26年,建造调试这一“观天巨眼”的技术攻坚之路。“中国天眼”(FAST)是目前全球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自2016年9月落成启用,FAST不仅成为中国在天文领域基础研究和科研攻关的利器,催生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产出,也拓展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边界。10月底,“中国天眼”发现了迄今宇宙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这体现了我国天文观测设备在极端暗弱天体条件下的前沿探测能力。 2020年11月,“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创下中国载人深潜10909米新纪录,这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奋斗者’号已进行了21次万米级下潜任务,带领27位中国科学家探索过万米海底”。“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介绍,中国已成为全球万米载人深潜次数和人数最多的国家。我国载人深潜自2002年起步,历经“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深海载人潜水器及系列无人潜水艇,已经初步建立全海深潜水器谱系。叶聪表示,“后续,我们将推动这系列载人潜水协同作业,在更复杂的探测任务中发挥更大优势,以发掘更多探测成果。” 古鱼类学家朱敏在会上展示了“从鱼到人”探源研究的最新成果。9月底,《自然》杂志以封面形式发表了朱敏团队的四篇论文。该系列论文向世界展示了一批距今约4.4亿年的志留纪早期鱼类化石,公布了有颌类起源与最早期演化的研究成果。这改写了有颌脊椎动物崛起的传统认知,填补了人类演化史的空白。两位诺贝尔奖得主,韦布空间望远镜高级科学家约翰·马瑟、DNA修复之父托马斯·林达尔也在大会上分享了“韦布”宇宙观测的系列成果,以及癌症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