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深水航道总体规模已居全球首位
发布时间:2022-10-11 20:30:13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未知
导读: 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去年全国沿海港口已建成10万吨级及以上深水航道超90条,我国深水航道总体规模已居世界首位。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沿海港口已建成10万吨级及以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沿海港口已建成10万吨级及以
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去年全国沿海港口已建成10万吨级及以上深水航道超90条,我国深水航道总体规模已居世界首位。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沿海港口已建成10万吨级及以上深水航道超90条,10个国际枢纽海港全部有通航15万—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深水航道;大连、唐山、青岛、宁波舟山、湛江、湄洲湾等港口已具有通航40万吨散货船舶的深水航道。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深水航道总体规模已居世界首位,航道建设的智慧绿色水平不断提升。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 郑清秀:深水航道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沿海运输大通道和港口枢纽节点的安全韧性,有力保障了我国物流供应链稳定、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有力支撑了我国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经济社会发展。 航路和航道有什么区别? 除了深水航道,深水航路的建设也在加快推进。那么,航路和航道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说来,航道是指内河、湖泊等内陆水域中可以供船舶通航的通道,以及内海、领海中经建设、养护可以供船舶通航的通道。而航路主要是利用现有的水域资源,经过海事等部门进行专业探测水深和分析通航条件后供船舶往来的通道。 为了保障超大型船舶满载安全进出,海事部门还研发了“超大型船舶安全通航智控平台”,对进入深水航路的船舶实施全过程跟踪监控,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 记者看到,一旦有船舶要进入港口,平台可提前设置船舶参数,并在智能感知模块中设置对船舶的重点监测区域,当船舶航行进入识别区时,船舶位置、航速、节点时间、预到时间会形成即时消息,实时推送至智控平台,对其实施全程动态跟踪,实时掌握船舶通过深水航路情况。 同时平台利用船舶智能乘潮模块的潮流模型,实时推算潮汐信息,为船舶安全通过深水航路的最浅水域设计精准乘潮模型,在进入渤海湾期间,设定安全航速,保障船舶利用潮水安全通过,同时开展远程交通组织,请其他船舶提前避让,保障深水航路的通畅。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