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成都站长网 (https://www.028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器 > 搭建环境 > Linux > 正文

Linux磁盘分区的详细步骤(图解linux分区命令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30 15:30:51 所属栏目:Linux 来源:未知
导读: 前言
磁盘是怎么分区的在文章后面会谈到,先谈一下Linux文件系统的简单操作。不过在阅读本文之前,我假定读者们对Linux的磁盘与文件系统以及目录树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操作文件系统
介绍

前言

磁盘是怎么分区的在文章后面会谈到,先谈一下Linux文件系统的简单操作。不过在阅读本文之前,我假定读者们对Linux的磁盘与文件系统以及目录树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操作文件系统

介绍操作文件系统的几个命令。

查看磁盘/目录树一、df命令查看磁盘的分区和已经使用量

这里写图片描述

解释下输出的第一行中某些字段的含义: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挂载点

代表磁盘的分区和内存中的某一个区域。

磁盘总共的容量

磁盘已经使用的容量

磁盘未使用的容量

该文件系统挂载在哪一个目录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的磁盘其实是分了四个区的,分别是/dev/sda1、/dev/sda2、/dev/sda3、/dev/sda4,这里不显示/dev/sda3的原因是因为我分区的时候把/dev/sda3挂载到来swap下。

另外的udev、tmps等是系统运行时,在内存划分的一部分区域。这部分区域被临时挂载到文件树下。

另外,df是读取整个文件系统中的superblock中的数据来输出的,所以速度很快。

df还有一些其他的命令参数,可以用man查看。

二、利用du命令查询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文件所占的容量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上图显示了Java工程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目录,左侧是占据的容量,右侧是具体的文件名/目录名。

三、dumpe2fs查看分区的具体使用情况

这里写图片描述

查看/dev/sda2这个分区,下面解释一下相关数据。

Filesystem volume name

Filesystem state

Inode count

Block count

Block size

文件系统的别名,可以自己取名

文件系统的状态,如果是clean则表示正常

Inode的数量

Block块的数量

每一个Block块的大小,目前只有1KB,2KB,4KB的取值

关于连接文件

在windwos中,连接文件就相当于一个快捷方式,然而在Linux却没有这么简单。

一、文件是怎么被读取的

在Linux中,一个文件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文件的权限和属性,另外一个是文件的具体内容,这两者分别存放在inode块和block块中。而每个block块都有一个索引号码,这个索引号码会被记录在inode里面。

一个文件可能会很大,所以需要多个block块来存放一个文件的所有内容。每个block的索引都会被记录在inode里面。同时,每个单一文件只允许有一个inode块。

所以读取一个文件的流程是这个样子的,先读取这个文件inode块里面存放的所有索引号码,然后按照号码去寻找对应的block块,最后读取block块里面的内容。

看起来很简单,对吧! 然而问题来啦,文件的inode是怎么被读取的??

答案是通过目录读取。Linux是一个目录树结构,所有的文件全部存放在目录下,想要读取一个文件,必先读取其目录。一个目录也是由inode和block块构成的,区别是目录的block块中存放的是该目录下所有文件的文件名和该文件的inode号码的映射。

举个例子:读取/bin/ln这个文件。

这里写图片描述

二、硬连接

铺垫了这么多,现在回归主题。

在Linux中,生成这个所谓的“快捷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硬连接,另外一种是软连接,先介绍硬连接。

举例说明:我现在要在“/root”目录下创建一个对“/bin/ln”的硬连接,连接名字是ln2。那么Linux它会这样做,它会在“/root”目录的block块中添加一条文件名和inode号码的映射,文件名自然是ln2,inode号码就是“/bin/ln”文件的inode号码。

上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在“/root”目录下生成了ln2的文件,如果双击它,就会执行“/bin/ln”文件。看看最前面的号码130894,两个都是一样的,表示ln和ln2都是连接到同一个inode号码。

还有一点就是,注意到输出数据中的2吗?就是在-rwxr-xr-x后面的,代表的是有多少个硬连接连接到了这个文件。

三、软连接

硬连接只是在目录的block块里面添加了一条额外的映射记录,并没有多占用额外的inode块和block块,但是软连接就不同了。

软连接是直接新建一个文件。由于一个文件对应一个inode块和至少一个block块,所以新建一个软连接就至少会占用两个block块。其中inode的作用就不用说了,自然是用来记录属性权限和block索引的。但是软连接的block块作用是保存你要连接的文件的完整路径。

上图举例子:

这里写图片描述

注意区别,两个文件的inode号码不一样!!说明我们新建了一个文件。还有,你们看到了那个数字7吗,这个位置的值通常代表文件内容的大小,可是为什么是7呢?记得刚刚说的“软连接的block块是用来保存你要连接的文件的文件名”,“/bin/ln”正好7个字符,一个字符就是一个byte,所以文件内容是7个byte。(其他的区别读者们自己去体会)

四、软连接和硬连接的区别。

PS:感觉这个连接我似乎没有讲清楚。有意见请提

磁盘的分区–命令fdisk

前面都是铺垫,后面才是具体的磁盘管理操作。但是磁盘的分区只是磁盘管理的一小部分。

本人只有一块磁盘,在Linux中分配的名字是/dev/sda,用之前的df可以查看。

这里写图片描述

看到没,上面的/dev/sda2、/dev/sda4等等,去掉那个数字就是你的磁盘设备名字。现在就要进入这个设备查看一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看图,上面说明了一切。

按照提示,你输入m就可以查询分区的所有命令,简单易懂。

有两个命令我得着重强调。。。。

w

q

此命令会使你的所有对磁盘的操作全部生效,如果不清楚自己所作所为的后果,此命令请慎用。

退出磁盘分区程序,之前所有的操作都无效,当然前提是你没有用w。

输入p,看它告诉我什么信息:

linux分区工具_linux分区工具_linux 分区工具

原来我的磁盘分为四个区sda1、sda2、sda3、sda4

现在来删除一个分区试试,输入d:

这里写图片描述

输入d后,电脑要求你输入你想删除的区号,于是我输入了2。

再输入p查看一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卧槽,sda2没了。。。

破罐子破摔,全部删掉吧。。。删掉来重新添加,添加用n就行。。

这里写图片描述

看见没,让你输入新建区的起始扇区号码,和结束扇区号码,创建成功来,用p查看一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不玩了,按q退出。

我在Ubuntu安装时,预留了20G的磁盘空间没有进行分区,这次我取出2G用来重新做示范。

这里写图片描述

其中的sda5就是从空闲空间拿出来的2G。

在此处提醒下,输入p查询是不会将没有分区的磁盘空间显示出来的,你只有输入n,系统才会让你知道原来你还有空间未被分配。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我按了w来写入磁盘。写入的确是成功了,不过系统并没有重新区读取这个分区表,我是不想开机重启的,所以用这个命令去强制它读取吧。

将分好的磁盘格式化

选择一种文件格式将新建的分区初始化,是为了让Linux能够识别这个分区里面的文件。所谓的文件格式就是,磁盘的文件是按照怎样的一种形式组织起来,之前提到的文件由两部分组成的,比如inode,block等linux分区工具,就是Linux的所能够识别的文件格式的一种。

格式化的命令 - mkfs

mkfs -t 文件格式 设备文件名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手贱,文件格式写成ext3了,应该用ext4的,得再重新格式化一次。。

这里写图片描述

完毕。

PS:还有一个命令是mke2fs,自行man。

检查磁盘是否有问题命令 fsck

系统跑久了,磁盘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坏道,文件损坏之类的。。。(其实我也不太懂,抱歉)。

fsck命令是用来检验磁盘是否有问题的,相关参数自行man。

这里写图片描述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fsck命令可能会损坏文件系统,所以被fsck扫描的分区请不要被挂载。

挂载/卸载磁盘一、挂载磁盘

这里我打算把sda5挂载到“mnt/sda5”这个目录,这个目录是不存在的,所以要创建。

挂载的命令是mount,命令有点复杂,自行man。

这里写图片描述

注意命令:mount

弄完了用df查看一下,看最后一行的/mnt/sda5,是不是成功了!

以下几点要注意:

感觉太简单了。。。其实mount是比较复杂的,但用起来简单的原因是系统已经帮我们把许多东西都做好了,真实的过程是这样的:

所以说有这个文件很重要:/proc/filesystems

这个文件记录leLinux所有已经加载的文件系统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还有一个:/lib/modules/$(uname -r) /kernel/fs/

这个文件夹下面所有的文件都对应着某一个文件系统的驱动。

这里写图片描述

二、卸载磁盘

很简单的:umount

开机挂载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再次开机,就会发现之前已经挂载的磁盘必须手动再次挂载一次,不信可以用df命令查看一下。

为了开机自动挂载磁盘,只需要配置一下 /etc/fstab文件即可。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不同的Linux distribution的 fstab文件可能不一样,我的Ubuntu如上所示,需要在末尾添加一些配置才能开机挂载sda5,不过我得先解释下这6列的含义。

file system

mount point

type

options

dump

pass

设备名称。磁盘号的UUID

挂载点

分区类型.linux分区一般为ext4。

挂载参数。一般为defaults。常用参数如下: auto:开机自动挂载。 default:按照大多数永久文件系统的缺省值设置挂载定义。 noauto:开机不自动挂载。 nouser:只有超级用户可以挂载。 ro:按只读权限挂载。 rw:按可读可写权限挂载。 user:任何用户都可以挂载。

磁盘备份。默认为0,表示不备份。

磁盘检查。默认为0,表示不检查。

关键是怎么查询UUID号码,看这个:

这里写图片描述

查找到后,添加如下配置:

这样就可以了。

PS:还有一些东西没写完,以后更新。。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