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风投:10年投资中总结的10条规律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原标题:顶尖风投:10年投资中总结的10条规律 编者按:顶尖风险投资机构First Round Capital总结了过去十年里的投资数据,并根据数据提炼出了10条规律,希望对创业者和投资人有所启发。 当年我们创立First Round Capital的时候,我们的初衷是要致力于填补个人天使投资和A轮投资之间的空白。那时沙丘路(Sand Hill Road,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大街)上的主流观点都不认可我们的模式,认为这只是一个“可爱”的新奇想法。但是,现在看来还真是时过境迁。从刚开始时的一个疯狂和格格不入的想法,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成功参与过一系列的种子投资。仅过去4年间,我们给种子轮阶段的创业公司投资了超过40亿美元,助力200个初创企业的成长。 风险投资者经常对创业者讲的一句话是,他们的投资都是基于数据分析驱动的决策。但是从整个行业来讲,我们并没有很擅长在做数据驱动分析的工作。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成熟的分析思路和一手数据,可以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业务进行进一步审视,因此我们决定实际尝试用数据分析一下。因为从刚创立 First Round Capital时所做第一笔投资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记录我们所投资的众多企业的情况,所以我们坐下来冷静地对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过去10年的专属数据进行了分析。 我们认为,与其说种子轮投资是一种科学,还不如说它是一门艺术,并且这个世界上也不存在什么所谓的成功学公式。但是能够对我们投资集合中300多家独特的企业和近600名创业者数据进行分析,还是十分有趣和吸引人的。我们审视了创业者特质,当然这些创业者中有的很成功,有的没那么成功。当然这些样本中是有一些反例和异常值(我们其实已经将Uber这个最大的异常值从本次研究中剔除),但即使这样,经过研究分析,一些特定的规律也逐步显现出来。 经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对众多假设的检验,我们提炼梳理出了10条规律,以期与行业从业者们分享。 事先说明一下,我们认识到了我们的数据对整个行业市场来说只是一个微小数据集;而且我们希望作为风险投资从业者,我们要比统计学家更擅长做这个行业分析。无论如何,透过这个研究,我们可以透过一个十分有趣并且前所未有的认知窗口,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一个伟大的种子投资到底是什么样的?” 透过我们研究的镜头,涌现出了如下一些耐人寻味的规律… 规律一:女性创始人的表现优于男性创始人 我们很荣幸曾经投资支持了很多有女性合伙人的公司。我们投资组合中,有女性合伙人的公司的比例高于全国风险投资行业平均水平。所以当看到我们所有投资企业中,创始团队中存在女性创始成员的公司的业绩表现要远比那些创始团队全部是男性的公司好很多。实际上,有女性合伙人的公司要比那些没有女性合伙人的公司的价值提升要高63%。并且,如果你看下我们First Round Capital前10大投资中(按为投资者增值额排序),其中3家企业都是至少有一位女性合伙人,这个比例是远超科技行业创业者中女性比例的总体水平。 规律二:风险投资更青睐年轻人 创始团队平均年龄25岁以下(我们投资时)的公司的表现要比样本平均水平高出30%。我们所有投资组合中创始人的平均年龄是34.5岁,但是我们前10名投资企业中创始人的平均年龄仅31.9岁。 规律三:创始人的教育背景很重要 我们还研究了创始人的教育背景是否会对创业公司的表现产生影响。不出意外,创始成员中若有至少一名毕业于“顶级院校”(我们非官方的“顶级院校 ”的定义范围是常春藤联盟高校,外加斯坦福、MIT和加州理工),那么这家初创公司就更能表现绝佳。回看我们的投资企业集中,38%的公司有至少一位创始人毕业于以上的顶级院校。而且平均而言,这些公司比其他对比公司业绩表现要高出220%! 规律四:创始人前雇主的光环效应显著 创始团队中有至少一位来自亚马逊、苹果、Facebook、谷歌、微软或Twitter的公司,要比其他公司的业绩表现高出160%。虽然理论上说,创始人的教育背景对企业的投前估值没有实质影响,但是创始人之前在名企工作的经历和人脉资源却作用明显。创始团队成员要是有以上那些大公司背景的话,那其公司的投前估值要比同类公司高出近50%。我们对这种因果的分析结论是:复杂的人脉网络的作用、在前雇主工作经历锻炼的相关技能;这些因素起到了显著性的积极作用。 规律五:连续创业者所创办公司的初始估值更高 虽然创始人的创业经历在我们种子阶段的投资很重要,但是我们惊讶地发现,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中,我们对连续创业者的投资表现并没有比我们对首次创业者的投资表现高很多。这其中主要原因是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对其企业的初始估值要比一般水平至少高50%。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市场是如何有效地对连续创业者给予更高的定价,因为市场更多地视这些成功连续的创业者为风险较小的已知变量。 规律六:单一创始人模式比联合创始人模式表现糟糕 为更进一步观察这些创始人群体,我们想知道创始团队的大小和构成对企业发展有何影响。研究得出了残酷的结果:联合创人模式比单一创始人模式的企业业绩表现要高出惊人的163%,并且单一创始人模式的公司在种子投资阶段的估值比联合创始人模式的公司要低25%。难怪First Round Capital投资过的企业样本组合中,创始团队平均人数是两人;而且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这也是最优的创始团队大小。 规律七:技术合伙人对企业级公司(ToB)至关重要,但对消费型公司(ToC)的影响不大 (编辑:成都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